大家應該都有發現無論是道路、公園還是單體建筑的亮化表現都具備優秀的亮度層次,大家是否知道這種亮化層次是怎么做出來的?什么是亮化設計的亮度層次?接下來湖南杰奧思小編帶大家詳細了解一下,看完你就明白了。
(1)基本定義
什么是亮度?學術定義:表面上一點在給定方向的亮度等于包含該點在內的表面上無限小面積元在該點給定的發光強度,與該面積元。在垂直于給定方向的平面上投影面積的比。通俗解釋:亮度是把某一正在發射光線的表面的明亮程度定量表示出來的量。在所有光度量中,他是唯一的能直接引起眼睛視感覺的量。對于相同照度的光量,影響亮度主要因素是被照面的反色特征。
(2)材質反射特性與亮度
有一類發光體,其亮度不隨觀察方向改變,即在所有觀察方向上其亮度相等。這類發光體稱之為朗伯發光體,簡稱朗伯光源。發出郎伯光源的這類材料被稱為理想漫射材料,比如拋毛的乳白玻璃,硫酸鋇和氧化鎂制品磨砂的陶瓷板。
理想的漫反射材料現實設計項目中遇到的情況極少,但是良好的漫反射材料經常會遇到,這類材料也就是常見的適合做泛光照明的建筑外立面材料,比如涂料、石材、磚。這類材料實際實施后的項目實景。
(3)亮度對比
相對于亮度的絕對數值,亮度層次(對比)更加重要。在亮化工程設計中,光在建筑空間中的分布(亮度層次),反映了設計理念中亮化部位的取含和主次關系的設計。亮度層次反映了亮化設計的基本功是否扎實,一般初學者假如亮化設計的不好,容易走向兩種極端,一種是整體通亮,缺乏層次,一種是重點錯位,過度對比、缺少中間層次,難以接近。
一個合格的建筑亮化設計方案,必定會在整體亮度布局上做統籌考慮,哪個部位最亮,哪個部位過渡銜接,哪里亮度最弱,有所交代。再深入一步,對于每一個部分,再進行細分,不同結構構造亮度上的主次和對比是如何考慮的,都要有所設計。以某單體亮化設計方案為例,首先根據環境亮度,確定建筑物整體的基準亮度A,然后根據建筑特征,整體上分成上、中、下三段,亮度分布上設計為上:中:下=3:113,頂部再進行細分,設計要求柱子從下往上照亮,盡量均勻,底部暗斑高度控制在0.1m以下。
什么是亮化設計的亮度層次?以上就是湖南杰奧思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關于亮化設計亮度層次的解讀,大家看完之后有沒有對亮化設計的亮度層次有了自己獨到的認識呢?首先我們要明白亮度層次的定義,了解相應的材質反射特性與亮度,最后就是亮化對比專業知識的掌握。更多有關資訊歡迎閱讀《亮化設計色彩怎么搭配?亮化設計搭配大全解說》。